日本研究所学术交流简报(2025年第27期 )日本研究所召开“战后80周年国际秩序与日本外交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4月22日,日本研究所召开“战后80周年国际秩序与日本外交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办,特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巴殿君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铁军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军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仇朝兵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冰助理研究员分别进行主题发言。综合战略研究室主任卢昊研究员、副主任孟晓旭研究员、王一晨副研究员、博士后陈刚,外交研究室白如纯研究员、陈静静副研究员、孙家珅助理研究员参会。外交研究室主任张勇研究员主持本次研讨会。
在会议致辞环节,日本所所长杨伯江研究员指出,当代日本外交作为日本国别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战后日本80年历史进程的三大阶段为背景不断演化转型。在国家战略安全化转型大趋势下,日本外交也出现重大变化,存量仍是“经济外交”,而增量无疑是“外交+安全”。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系统梳理评估日本外交学科发展现状、找点今后深化研究的着力点尤为重要,这也是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初衷。
在主题发言环节,巴殿君教授以“区域国别中的日本研究”为题,结合东北亚研究的经验,指出日本研究路径的变化:从日本国家的特殊性到东亚共同体的共识性和共通性,由国别或全球的宏观视角转变为地方的微观视角、区域的中观视角。于铁军教授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围绕日本外交的历史研究路径,分析了日本外交学科建设的重要增长点以及从战前史、政治外交史、思想史等历史脉络中思考日本外交问题的重要性。刘军红研究员基于经济角度,分析了日本战后经济外交围绕汇率、关税两条线所展开的活动,以及战后80年国际秩序变动之际日本外交的走向。仇朝兵研究员结合自身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前沿理论课程、中美关系史专题研究的授课感受,分析了当前区域国别研究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国别学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李冰助理研究员以“科技革命、大国竞争与区域国别学科构建”为题,报告了区域国别学应对科技革命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及对日本科技外交的推进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见解。
在会议总结环节,日本所副所长吕耀东研究员指出,在区域国别学框架下做好日本研究,应具备学科建设视角。就具体的日本外交学科建设方法而言,不仅可以通过借鉴各学科的主流研究范式,基于长期的学术积累,形成日本外交学科的主流研究范式,而且更要在日本问题上掌握自身话语权,从而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日本外交学科。
?。ň霞延薄⑺锛耀| 供稿)